本报评论员
“农,天下之大业也。”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今年全省两会指出,聚焦聚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和着力点,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青海农村牧区现代化的现实图景。
聚焦聚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。坚持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保护,落实“藏粮于地”、“藏粮于技”战略,规范耕地占补平衡,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。筛选推广高原优质高产品种,推动农机农艺融合、良种良法配套,加快发展设施农业,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民工程,推进农业保险提质增效,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。稳定生猪生产,提高牛羊出栏率,改造提升旧温棚,加强粮油储备,保障群众米袋子、菜篮子丰盈可靠、价格基本稳定。开展粮食全链条节约行动,让节约粮食、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
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是确保青海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我们要围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,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,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,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,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,建设好集中安置区帮扶车间、帮扶产业基地,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,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内生动力,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、成效更可持续。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坚持规划先行、循序渐进。从产业、人才、文化等方面入手,找准关键点。围绕乡村发展,培育壮大特色种养、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,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、产业化联合体达标创优,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,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产业强镇建设,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,深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,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培育创业创新带头人和乡村实用人才,支持返乡创业,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。推进乡村建设,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,加快农村电网改造,有序推进“燃气下乡”,继续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。围绕乡村治理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,努力建设美丽宜人、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。
青海要强,农业必须强;青海要美,农村必须美;青海要富,农民必须富。我们要踔厉奋发、稳扎稳打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绘就江源大地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壮丽画卷。